中通快递寻求于港交所转换为双重主要上市,已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公告
来源:独角兽早知道 iponews
11月18日,中通转换重主中通快递公告,快递公司寻求香港联交所主板及纽约证券交易所双重上市。寻求2016年,于港已中通快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为双2020年于港交所二次上市。上市上市
业内人士称,公司公告“双重主要上市”的披露两个市场都是第一上市,有利于进一步巩固与提高香港市场在国际市场中的中通转换重主地位。选择二次上市,快递港交所只是寻求处于一种从属的地位,二次上市的于港已股票价格由美股来决定;而“双重主要上市”让香港市场与美股处于一种并列关系。选择“双重主要上市”也可以满足国内投资者投资的为双需要,有利于增加股票的上市上市流动性。
编辑 | Echo
中通快递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公司公告公司董事会批准根据香港联交所指引信HKEXGL112-22寻求于香港联交所主板自愿转换为双重主要上市的动议。董事会授权公司高级管理层进行相关筹备工作及进行必要手续以完成主要转换事项。主要转换事项后,公司将成为于香港联交所主板及纽约证券交易所双重上市的公司,其A类普通股及美国存托股将继续分别于两个证券交易所内买卖(视情况而定),且仍可互相转换。
根据中通快递公告,公司主要转换事项受限于(其中包括)市场状况、董事会进一步批准以及取得必要监管批文且须待上述条件达成。公司将适时按照适用法律法规作出进一步公告以就主要转换事项披露任何重大最新消息及进展情况。
2016年,中通快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2020年于港交所二次上市。
根据中通快递财报,2022年上半年,中通快递共实现总收入165.61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11亿元,同比增长48.5%;调整后净利润为28.13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第二季度,中通快递共实现总收入86.57亿元,同比增长1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5亿元,同比增长39.7%;调整后净利润为17.59亿元,同比增长38.2%。
中通快递将于北京时间11月22日港交所交易时间前,公布今年第三季度业绩。
今年以来,已有阿里巴巴、金山云、宝尊电商、哔哩哔哩、BOSS直聘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双重主要上市的公告。
业内人士称,对于二次上市来说,在上市环节确实很有优势,比如审核宽松、上市成本低廉、多项政策豁免等,但上市之后的劣势也暴露了出来。比如二次上市指的是公司在两地上市相同类型的股票,通过国际托管行和证券经纪商,实现股份跨市场流通,而这种方式主要是以存托凭证的形式存在。这就意味着,二次上市只有一个主要上市地,二次上市地缺少独立性,其价格完全由主要上市地的价格来决定。一旦股票在主要上市地退市,在二次上市地交易的存托凭证将面临着同样的命运。二次上市地处于从属地位,二次上市的目的只是为了实现相同类型股份的跨市场流通。
但“双重主要上市”并不存在上述问题,上述业内人士称,“双重主要上市”的两个市场都是第一上市,彼此是互为独立的,不存在从属关系。两地上市的是不同类型的股票,股票发行严格遵循两个市场的上市规则,比如,即便有中概股在美股挂牌上市,但如果不符合港股上市条件,一样不能选择“双重主要上市”。因此,选择“双重主要上市”的公司,两个市场股票无法跨市场流通,股价表现相对独立,可能产生价差。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金融精准发力 进一步巩固经济恢复基础
- 中集安瑞科为珠海港集团批量交付29艘油改气船 全国规模最大油改气船交付
- 雪天盐业量价齐升2022年净利预增超76% 双轮驱动跨界钠电池持续扩容业务版图
- 大动作,上海银保监局等八部门发声,绿色金融站上风口!19股获北上资金加仓超千万股
- 国家疾控局:近一周平均每天报告2.22万例,较上周增一倍
- 网传广州认房不认贷、取消豪宅标准?银行:目前房贷政策未变
- 邦达亚洲:1月或将加息25个基点 美元指数刷新7个月低位
-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预计其它车企不会跟进特斯拉降价
-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普京将无法参加戈尔巴乔夫的葬礼
- 中企收购澳矿业公司成焦点,英媒:对澳监管机构的一大考验
- 中国证券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安青松:促进新时代证券行业人才的全面发展
- 雅诗兰黛近200亿收购TF背后:汤姆·福特挽救古驰、创立TF、拍电影,他的人生比口红色号多彩
- 深圳首例“公证提存+免赎楼带押过户”完成!专家:各地要重视公证处的角色和功能
- “无人”在即!北京自动驾驶开启“前排无人”测试时代
- 广发小盘成长A:基民吐槽刘格菘调仓不如睡觉,规模已经跌破百亿
- 梅西竟是沙特旅游大使!阿根廷爆冷输给沙特后,网友调侃:拿人手短
- 高质量发展驶入快车道:天津、浙江、福建分别举行“中国这十年”主题新闻发布会
- 中央纪委印发办法 规范问题线索管理
- 国家卫健委:发热门诊应设尽设、应开尽开是非常重要的
- 兼顾多重目标 货币政策将定向精准调控